开云体育官网-法国球队欧战突围,实力引人瞩目
◆通过此访特朗普意在表明美国政府重视该地区,但对实质推动解决巴以问题作用有限
◆以约边界的隔离墙建成后,以色列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围城里的国家”
◆“隔离墙不能保证以色列的绝对安全,而获得安全的唯一途径是同阿拉伯国家达成和平协议。”
据统计,以色列修建隔离墙以来,巴以之间发生的暴力和恐袭事件,给以色列带来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1967年战后的数十年占领时期,甚至超过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的伤亡人数
◆美国是世界上对以色列最有约束力的国家,如特朗普政府采取多次表露的“挺以压巴”策略,会使巴以和平进程更加无望
◆从改变态度到表示致力于促成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实现持久和平,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改变,给巴以和平的前景带来想象空间
作者单位: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22日结束对沙特的访问后,抵达以色列继续其中东之行,当天会见了以色列总统里夫林、总理内塔尼亚胡。23日上午,特朗普跨过以色列修建的隔离墙,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晤。特朗普表示,他将致力于巴以间达成和平协议。
上一次美国总统访问以巴,还是在2013年3月,奥巴马首次以总统身份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了为其三天的访问。4年之后,特朗普的到来,让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都十分期待。众所周知,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以及当选总统初期,曾多次在巴以问题上表达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但后来态度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注意到,此次访问特朗普虽然表示“期待与两位领导人共同努力,实现持久和平”,但并未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建议。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此访特朗普意在表明美国政府重视该地区,但对实质推动解决巴以问题作用有限。
“围城里的国家”
巴以问题由来已久,历经半个世纪。上世纪90年代,巴以问题也曾出现和平解决的迹象。但到了本世纪初,巴以和平进程进入低潮期。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强人沙龙擅闯耶路撒冷圣殿山。他在2001年初出任总理后,巴以之间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放弃巴以和平进程,转而采取与巴勒斯坦“物理隔离”的策略来维护自身安全,隔离墙计划由此而生。
2002年4月,沙龙政府正式批准将以色列本土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隔开的隔离计划。当年6月起,以色列开始沿着1967年“六·五”战争前停火线(即“绿线”)兴建一道高8米、宽数十米、长360公里的隔离墙。2003年,约旦河西岸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隔离墙工程完工。2004年,以色列开始修建南段隔离墙,线路更接近“绿线”。到2005年,以色列通过兴建隔离墙,基本实现了与巴勒斯坦脱离接触的初衷。
隔离墙建成后,整个约旦河西岸被分成3个相互隔离的区域:
北部为纳布卢斯、杰宁、盖勒吉利耶和拉姆安拉;
南部为希伯伦、伯利恒;
第三个区域是位于约旦河谷的杰里科。
自此,巴以冲突的核心区耶路撒冷从东、北、南三面被包围起来,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省以及戈兰高地等有争议的地区,也修建了规模较小的隔离墙。
到了2010年,以色列已在以巴交界地区强行修建隔离墙约700公里。以色列的做法,从一开始就遭到巴勒斯坦人强烈反对,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谴责。巴方一直呼吁国际社会制止以色列的行为。
2004年7月9日,海牙国际法庭正式宣布,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应终止修建,同时拆除已修建的隔离墙。当年7月2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执行海牙国际法庭的裁决。然而,不顾巴方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谴责,以最高法院在2005年9月15日判决修建隔离墙合法。
以巴安全隔离墙的做法,后来逐渐延伸到以阿隔离墙的建设。2010年底中东剧变开始,以色列不安全感陡升。埃及变局后,埃以关系恶化。于是,在南部与埃及接壤地区,以色列修建了南起埃拉特、北到加沙地带的全长240公里的隔离墙。针对叙利亚内战带来的混乱局势,以及2011年巴勒斯坦极端分子对戈兰高地以色列控制区的袭击,以色列推进了以叙边境的隔离墙建设。这道新的隔离墙,沿戈兰高地以叙控制区之间90公里长的停战线修筑,用以替代之前的铁丝网。2012年,为防止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分子同以军发生摩擦,在以黎军事停火线以方一侧,以色列也兴建了高7米的隔离墙,上面拉起1米高的铁丝网。
以色列的最新隔离墙,目前正在与约旦的边境修建。2015年9月,内塔尼亚胡宣布,以色列已经开始沿以约边界修筑安全围墙。他在一次内阁会议上说:“我们将用安全围墙尽可能将以色列边界围起来,以便能够对我们的边界加以控制,我们不能让以色列被非法移民和恐怖分子淹没。”
以政府担心,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可能试图逃往以色列。而以约边界至今有很长的区域呈开放状态,最多只通过铁丝网加以保护。这条长235公里的安全隔离墙,首段30公里长的围墙将保护以南部正在修建中的提姆纳机场。该机场距离约旦边界仅约200米。要指出的是,以约边界是以色列唯一没有围墙的边境。当这道隔离墙建成后,以色列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围城里的国家”。
▲ 巴以“隔离墙”边的两个世界
隔离墙未能保护以色列安全
十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安全隔离墙没有给以色列带来安全。正如从一开始就反对“建墙”的以色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时任外交部长、已故前总统佩雷斯所言,“隔离墙不能保证以色列的绝对安全,而获得安全的唯一途径是同阿拉伯国家达成和平协议。”
确如此言。安全隔离墙不仅没有给以色列居民带来安全,反而加剧了巴以双方的仇恨心理。
一方面,隔离墙的修建,破坏了大量巴勒斯坦居民的家园,抢占和割裂了他们的土地,引起巴勒斯坦人的强烈反抗,致巴以旧恨未去又添新仇。据报道,在隔离墙修建中,以色列又蚕食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大约10%的巴勒斯坦控制区领土和1200多万立方米水资源。以巴混合居民区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之前双方共用的公路被钢筋水泥墙阻断,高墙、电网、监视仪、探照灯以及全副武装的巡逻士兵绘就的恐怖景象令人胆战心惊。自修墙以来,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军队之间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另一方面,作为国际政治或民族仇恨的产物,隔离墙隔离不了极端分子。以色列修建安全隔离墙后,巴勒斯坦一些极端组织和反以武装也改变策略,它们使用火箭筒和迫击炮突破以军的高墙防线,打击以色列内地的城市和村庄。以色列南部地区就频频遭遇此类袭击,未能拦截到的炮弹炸死以色列人的报道屡见不鲜。此外,在加沙地带,以军还时常发现哈马斯等巴勒斯坦反以武装组织挖掘地道,进入隔离墙内发动袭击。
据统计,以色列修建隔离墙以来,巴以之间发生的暴力和恐袭事件,给以色列带来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1967年战后的数十年占领时期,甚至超过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的伤亡人数。
▲巴勒斯坦的学生从耶路撒冷以东争议地区的隔离墙前走过
巴以和平进程道阻且长
众多分析认为,以色列修建安全隔离墙后,巴以问题更加复杂和难解了。隔离墙无助于巴以和平,上个世纪末期开启的巴以和平进程将更难驶向彼岸。
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大潮中,1993年9月,时任以色列政府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府实现了历史性握手,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巴以和平进程从此开启。
巴以双方领导人,自此开始就结束巴以冲突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谈判。遗憾的是,随着拉宾遇刺、阿拉法特病逝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巴以和平进程屡次受挫。特朗普之前,在美国前几任总统的推动下,巴以和谈几次重启又停滞。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巴以和谈虽曾两次重启但均告失败。2014年4月,巴以和平进程再次陷入停滞,至今未能重启。
巴以和谈屡次失败,显示了巴以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其中除了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难民回归、边界问题、犹太人定居点等老大难问题外,还有本世纪以来隔离墙这个巴以争端的新焦点。一道隔离墙,不仅隔绝了巴以居民和谐共处的气氛,孳生了新仇恨,以色列还借机侵吞了巴勒斯坦人大片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这给未来的边界划分和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的谈判,增添了新的难度。
巴以和谈能否重启?巴以和平进程如何走?美国采取何种政策至为关键。
如前所述,特朗普起初在巴以问题上多次表露“挺以压巴”倾向,主要表现在:默许内塔尼亚胡坚持推行“定居点政策”,否定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巴勒斯坦建国“两国方案”,支持美国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动议等。
这些都是巴以问题的核心问题。美国是世界上对以色列最有约束力的国家,被公认为是解决巴以问题不可替代的调解者和根本保障。如果特朗普政府采取这种政策,无疑会使巴以和平进程更加无望,势必引起巴勒斯坦方面强烈反弹。国际社会对巴以局势的发展前景,也深感忧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朗普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今年的2月和5月,特朗普分别会见了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2月15日,内塔尼亚胡访问美国。特朗普指出,美国希望巴以达成和平协议,“考虑两国以及一国方案,支持双方都认可的方案”,没有直接否定“两国方案”。对于迁馆,特朗普表示,美方将会“十分谨慎地”处理这一问题。特朗普还在以色列建设定居点问题上敦促内塔尼亚胡“缓一缓”。
5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阿巴斯,两人就重启巴以和平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当务之急是停止巴以双方的暴力行为。巴以和平协议必须通过双方直接谈判达成,美国将与两国领导人密切合作,促进目标的实现,但美国不会将任何解决方案强加给双方。
从改变态度到表示致力于促成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实现持久和平,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改变,给巴以和平的前景带来想象空间。不过,从当前巴以局势分析,巴以离真正实现持久和平道阻且长。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22期,原题《巴以和平进程道阻且长》
延伸阅读
?美以关系为何陷入低谷
?图闻|巴以冲突现场目击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新媒体主编 | 潘燕
新媒体编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